来源于:世界儿童文学网


——09——

椅子街是梁阔平的娘家,是她一生或几代人都离不开的路。不能因为刘嫂的一句玩笑话就此断路,再不踏娘家门了。父母也没有说她一个不字,别人也是瞎搅和,就是父母当面骂她打她十次八次,她也不会和娘家断路,父打子不羞,母骂儿不耻,是千年的谚语。

有些事情是有心的,有些事情是无心的,越熟悉的人,说话做事越不过大脑,信口雌黄和毫无章法往往是有智慧的人工作压力大了在熟人面前的举动,以此来缓解压力。梁阔平回娘家就是和父母太熟悉了,还像小时候在父母身边一样自然,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反而是别人南地卖驴笼头她(他)北地插上嘴了。

刘嫂背地里嚼舌头,被梁母正好逮着,梁母没有吵、没有打,把刘嫂喊到一边说了些话就平静如常了。第二天有好事者问刘嫂梁母都说了些啥?刘嫂本性爱说,不问就爱说,你问正好找着听众,不一气倒完才怪哩。刘嫂说:

“梁母真是个好人,难怪说人家是大地主的闺女,小时候读过私塾,学过孔孟的文章,啥都知道,知书达理,可不像有些妇女头子,没有一点修养,说这家讲那家,得理不饶人,没理赖三分,自己家的事情还没有管清,又去管人家的事情。就说后庄掌鞋家的吧,我去赶集回来,晌午做饭,锅里面条要寡汉,没有一根青菜下锅,走到后庄的西地里,绿油油一大片青菜,可不有三四亩大,我看没人就过去撴两颗,谁知道麦秸垛后面蹲着丑八怪,尿都没有尿完,提过裤子就骂我。我和她对骂,她放狗要咬我,要不是我跑得快,就被狗咬着了。估计这个狗和那妇女睡过觉,要不狗怎么这样听她的呢?”

刘嫂还要继续说下去,别人插话说:“刘嫂,问你的是梁母和你说的啥?你扯哪去了?”刘嫂一拍脑门,哈哈大笑起来,又接着说:

“你看我这记性,要是年青的时候,思维可好了,谁说点啥,我能一字不落地背完,就是读书,老师同学都服气我,王勃的《滕王阁序》长不长,难背不难背,我可以一气一字不错地背完,谁有这样的记忆和口才?我敢说,沙颍河市找不到第二人。现在不行了,答非所问,扭面就忘,实实的人老珠黄,记忆不如猪了。要是父母有能采供应我上学,清华北大我不敢吹,南开复旦也是十拿九稳,郑大安大不用吹灰之力就能拿到,可惜,可惜啊!”

人问她可惜啥?刘嫂毫不遮掩:

“可惜父母没有能力。”

今天的刘嫂有些异常兴奋,绯红的面颊,通红的眼珠,走近一闻,散发着些许的酒精的气味。是的,刘嫂今天喝酒了。但刘嫂绝对没有大醉,只是兴奋,爱说几句平时爱说的话罢了。刘嫂喝了口水,又说道:

“想知道梁阔平她娘和说我说的啥,我告诉你们,她娘是个好人,没有和我说一句不中听的,只是对我说,闺女家不太富裕,闺女是娘喂的狗,狗啥脾气娘知道,就像你的闺女一样,出了门子回来看你,你不会在意闺女拿不拿东西,要是拿很多东西,花那么多钱,做娘的也过意不去,心里也不带劲。以后平来看我,拿不拿东西,你遇见了,不要说她,平两口子常年漂在河里,晃晃荡荡的,没有一点安全感,生意又不景气,家里有孩子老人,也是很不容易的。我说刘嫂啊,记住啊,以后不要说我家平了。梁母说得好,没有埋怨我一句,我还怎么好意思给人家闺女找没趣呢。改了,改了,真的改了。”

刘嫂说了很多,也很实在,也很有趣,听者有的嬉笑,有的频频点头,有的漠然视之,有的嘀咕说,狗改不了吃屎。

村长金有助和刘嫂年纪差不多大,自从刘嫂嫁到椅子街,他就和她是邻居,村里最热闹的是饭场,大家聚在一起吃饭,说葫芦讲南瓜,讲化肥说种子,相对比较了解。金有助认为椅子街除了刘嫂的丈夫严太秋,再没有人比他了解刘嫂了。金有助这样评价刘嫂:“刘嫂是个好人,心直口快,没有啥坏心眼。”

“天下有很多事情是巧合的。”金有助说,“二次世界大战,苏联和德国交锋,德军的一枚炮弹出了炮膛飞向苏军,此时苏军的一枚炮弹也正飞向德军,二者飞到天空时,正好头顶头撞在一起,一枚炮弹把另一枚炮弹的头部撞个凹窑,深深地嵌在里面,就是有意这样,实验十次八次未必能有这样的奇迹发生,在那个电子定位相对落后的年代。”

金有助接着说:

“还有一件我亲身经历的事情,也很巧合。我都上中学了。我家有个七叔,上平顶山拉煤。那时拉煤可不像现在用汽车,方便省力极了。那时是用架子车,带上干粮、炊具,一步一个脚印地丈量着家乡距平顶山的距离。日夜兼程去平顶山,七叔的口粮袋子掉了,大家埋怨七叔一阵儿,也就作罢。没有口粮,大家分着吃。很多村里人都到平顶山拉煤,这是公家派的任务。过了数日,七叔走到一个小集歇脚,天明赶来一队拉煤的队伍,其中有七叔的岳父。二人一见面,岳父问七叔丢东西没有?七叔说问这干啥?岳父说,半道拾个装干粮的布袋,看针线像自己闺女缝制的。岳父拿出来一看,正是七叔的。”

世界上比这巧合的事情多了去了。金有助说,他正在从事这项研究,从搜集故事开始,再到理论的研究,说出巧合的内因和外因,是天体运动的结果,还是命运的驱使,将来集大成,自成一家,出本书籍,一定畅销,轰动不亚于“李豁子离婚”,形象代言人就是:刘嫂。

金有助研究不研究世界上巧合的事情,不去管他,咱还讲椅子街的故事。

过了几个月,梁阔平出船又回到家来,把船泊在湾里,又回娘家来。这次回娘家,不知是她前次受到刘嫂的揶揄,还是自身思想转变了,开始为父母着想了,她回娘家第一次拿了东西。

梁阔平第一次给父母带了东西。带的东西,要说金贵也金贵,要说不金贵也不金贵。金贵不金贵,要看啥时候用,要是饿的要命的时候真的比金子贵,要是酒足饭饱的时候,可能不那么金贵。

沙颍河市的东郊有家油炸店,闻名远近。要说闻名多远多近?老板说:“正东远到阜阳,正西远到信阳,正南远到南阳,正北远到淮阳,四阳之外知不知道我家油炸店不敢保证,但是在四阳以内的圈子里,走到那一问,要是人说不知道,可以免费在油炸店吃饱,临走再给十个油条,说到做到,不放空炮,男子汉说话算话,拉出来的不带再坐回去的。”

油炸店有名不有名,不是老板吹出来的,顾客多才是口碑。门前冷落,无人问津,老板管把牛逼吹肿胀,生意不好,气死的是老板,吹死的是牛,油炸店只能挂个空牌儿,这才是真真地吹牛逼大王呢!

油炸店的名气不是老板吹出来的,是货真价实打出来的。油炸店的品种不能说样样都有,但黄淮平原上常见的油炸面食可以说一样不少,诸如油条、油角、油头、油麻花、油春卷、油丸子、油饼、油燕窝儿、油薯条、油面糕、油面筋、油糖糕、油馓子、油三角、油虫屎……,只要说出名字的都有。不过最好的,也是沙颍河两岸人家爱吃的,也是大家公认的要数:肉馅饼。

有人说了,肉馅饼谁没吃过,咱家附近的集市上到处都是,猪肉、羊肉、牛肉、鸡肉的都有。这话不假。但估计没有沙颍河市东郊的这家油炸店里的“肉馅饼”好吃又不贵。

肉馅饼好吃不好吃,应该纯属个人口味和口感来决定。至于饱了臭饿了香另当别论,不是一般情况下的讨论。要是吃了这家的肉馅饼,其它的肉馅饼可能要逊色得多。按刘嫂的话说,鸡肉太寡淡,鱼肉太滑腻,羊肉太膻气,猪肉太肥腻,唯有牛肉最美,瘦肥合适,气味柔和,色泽舒眼,吃起来最美,油炸店的油炸饼正适合刘嫂的味蕾。

油炸店的油饼是这样做的。牛肉,是上好的牛肉,先把牛肉放在柳木做成的板砧上,用王麻子菜刀剁成臊子。所谓臊子就是大小合适,剁得太碎,成了肉末,吃起来像米粉,没有口感。太大了,成了肉块,抛糟肉不细说,看起来不养眼,吃起来疙疙瘩瘩,口感也不好,顾客吃一回就不来了。臊子到底多大为好,只有厨子和吃过的顾客知道。肉馅饼、肉馅饼,肉是主要食材,没有肉哪来的肉馅饼!肉再好吃,没有佐菜和佐料,味道恐怕也大打折扣。油炸店的油炸饼的配菜主要是粉条,是地地道道的中原红薯磨成的粉、下成的粉条。粉条先用温水泡软乎儿,时间不到,夹生,有硬心,这是顾客最反感的。时间太长,泡过了头,馕了,粉条成了面粉,吃起来吸溜哗啦,不好吃又不雅观,顾客也难接受。红薯粉条的质处理好后,量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粉条掌少了,肉就显得腻,吃起来糊口,食团好不容易咽下去了,口腔里还有厚厚的一层肥油挂在黏膜上,吃下一口时,又糊上一层肥油,几口下去,口腔堆满了肥油,走出饭店,嘴里腻腻的,肚子里酽酽的,心里头烦烦的,别人看见是愁眉苦脸的,打个饱嗝也是厌厌的。要是掌粉条太多,肉馅饼失去了本来面目不说,最大的败笔,顾客认为上当受骗,被宰了一回,不但自己不愿意再来,还蛊惑别人不来,这样恶性循环下去,最后的结局就是关门大吉。粉条的长短也有讲究,太短,看不出粉条的材质,顾客会认为是假粉条,塑料胶、酯酚做成的,吃了有损健康,男子吃了硬不起来,女子吃了脸上长皱纹不说,还长痘、脱落眉毛,小孩子吃了反应迟钝,老人吃了大便干结,用三十只润滑油也解不出来,不憋死,也得憋疯。粉条太长,包肉馅饼不容易,扑扑棱棱的像钢筋棍,按十回八回也不愿意回到面皮里,实在讨厌,影响人的情绪。顾客吃起来,咬一口,嘴离开肉馅饼了,一根粉条还和肉馅饼连在一起,扯扯捞捞,人身往后仰,嘴里咬着粉条,身后的顾客说,别后仰了,都把他挤门外去了,粉条的肉馅饼一端还没有尽头。没有办法,只好用筷子或勺子把粉条从中段切断。好家伙,粉条弹性良好,筋道不次于牛皮筋,猛然一断,张力回弹,正打在眼睛上。嘴里噙着半根粉条,被打中的一只眼扑簌簌流泪,另一只眼也跟着流泪,脸上的表情七扭八歪的,知道是粉条打着眼睛了,眼睛酸痛,鼻子扇风。不知道的,以为是肉馅饼太好吃了,顾客吃得津津有味,忘乎所以,好吃得都哭成泪人了,被传扬出去,肉馅饼成了美丽的传说——是不可能的。还有一种食材不得不说一下。牛肉和粉条是肉馅饼的主力,要是不配点青菜,无论从色泽,还是从口感和健康上来说,都不能被人接受。这个青菜不是肉馅饼的主料,但点缀期间的作用不是一般人能够想象得到的。青菜的选择,也像肉质一样,品种多了去了,形形色色,各型各状,味道各异,选谁好呢?油炸店选的是“青萝卜”。青萝卜含有膳食纤维,可促进胃肠蠕动,缓解便秘,还含有钙钾磷维生素丙等多种营养素。《新修本草》说青萝卜能消积祛痰、下气宽中、利水行气,降血脂,软化血管,稳定血压,预防冠心病、动脉硬化、胆结石等作用。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不用医生开处方”的谚语。可见萝卜是多么好的食材。萝卜不是冬天吃了好,一年四季吃了都好,过去没有大棚,储存技术不好,不可能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鲜的。白菜出水多,会消减肉馅饼的口感,油炸店的老板没有选用,或许和其它佐料不太匹配。当然姜、葱、花椒等原料也是不可少的。裹在肉馅外面的面也是最讲究的,发了一夜的白面,蓬松柔软,扯着一点走二里地就不会断。把面摊在案板上,和好的肉馅放在上面,一点一点地把面包在肉馅外边。说包不如说是把面一点一点地扯在肉馅外边的。肉馅饼的直径一米,厚度三寸,皮薄馅厚,炕熟后的肉馅饼被分割成小块,香气可飘十里余,浸入鼻孔,让人馋涎欲滴,闻香而至。要是顺风,还能更远,要是不信,到油炸店试一试就全信了。

油炸店的肉馅饼最好吃、最出彩,每天仅早晨做一次,卖一次,中午晚上打烊。所以,沙颍河人家或有客人,要想吃这家的肉馅饼,必须早晨才有机会一饱口福。油炸店的肉馅饼是主打食品,其它的食品也不错,也是匠心独运,各具特色,与众不同的。

唠唠叨叨说了很多巧合的事,扯到油炸店的肉馅饼。肉馅饼好吃,梁阔平没有赶上点,回娘家就买了几根油条。几根油条也不少,过去卖油条是很讲究的,都是用麻秆或秫秸秆串在一起,五根一串,再用麻绳两头一系,提在手里就可以拿回家或走亲戚了。

梁阔平提着油条,大概有两串十个油条。油炸店的油条就是香。梁阔平在前头走着,几条狗不舍地紧跟着后头。梁阔平正好走到便桥南头,还是上次刘嫂见到她的地方。刘嫂实在,看到梁阔平提着一堆油条,没有多想,就和梁阔平先搭讪了:

“小妹子,这回给你妈没少带东西。够你妈吃三天的。”

梁阔平听了刘嫂的话,提起油条看了看,说:

“我到油炸店就这几根油条了,想多买点,人家没有了,我有啥法子。”

刘嫂还想再说几句,梁阔平已经过桥了。刘嫂的丈夫严太秋也在桥头站着,听老婆和梁阔平又讲油条的事情,对刘嫂说:

“你真是没有记性,上次说人家,人家气得半死,你又说人家!”

刘嫂说:

“我说的是实话,没有什么恶意,就你点子多。”

严太秋说:

“这和点子多没关系,你就是不知道怎样与人说话。”

刘嫂说:

“你会说,教教我。”

严太秋听了老婆的话,显然生气了,说:

“教教你,不改,迟早人家会揍你一顿的。”

刘嫂生气了,说:

“我怎么了,不就是说给她娘拿油条嘛,我说的也是实话啊,又没有说她什么难听的话。”

桥头站着的几个人看两口越说越恼,赶紧上来几个人劝和。刘嫂去南地了,严太秋回家了。



 9/17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行白夜·叙事旧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