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世界儿童文学网
青海省民和县第三中学九五班 吕薇
周六的晨曦,如轻纱般悄然地穿过窗户的缝隙,轻轻地落在我的脸上。我还沉浸在梦乡之中,却被爷爷那如洪钟般的呼喊声硬生生地拽了出来。我揉着惺忪的睡眼,挣扎着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冰凉的水像一把把小针,扎在脸上,让我瞬间清醒了几分。我趿拉着鞋,走向隔壁那间简陋的豆腐加工坊。
一进门,昏黄的灯光如同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无力地洒在屋内。邻居正弯着腰,他的背像一张被过度拉拽的弓,费力地把水桶里浸泡得如胖娃娃般发胀的黄豆捞出来沥干。那一颗颗黄豆,仿佛是吸饱了天地灵气的金豆子,在灯光下闪烁着光泽。
我不敢有丝毫懈怠,快步走到灶前,准备生火。细刨花在我手中,就像一堆干燥的羽毛,我轻轻地把它们塞进灶膛里。点火的瞬间,火苗像一群被释放的小精灵,欢腾着、跳跃着,一下子就蹿了起来。我赶忙用火钳子夹起锯末送进灶里,锯末遇到火苗,就像干柴遇烈火一般,“轰”的一下燃烧起来,火势越发凶猛。火苗像是一群狂热的舞者,疯狂地跳动着,发出“扑扑”的声响。锅里的水也被这热情所感染,开始沸腾起来,咕噜咕噜地冒着泡泡,像是在演奏一首欢快的交响曲。我又迅速地添了几把柴,然后像守护宝藏的巨龙一般,迅速关上灶门,把热气牢牢地锁在里面。
烧火用的泥灶是爷爷亲手打造的,它就像一位忠诚的老仆,默默地伫立在那里。灶上放着的铁制小锅炉,像是一个等待出征的钢铁战士,里面装满了爷爷昨晚精心准备的水。那根通蒸汽的铁管子,安静地躺在锅炉上方,如同一条沉睡的巨龙,似乎在等待着苏醒的那一刻。
爷爷干活时,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他的腰不停地一弯一弯,如同波浪般起伏,却没有一丝停下来歇息的意思。泡豆子的水冰凉刺骨,如同冬日里的寒风,但这丝毫不能阻挡爷爷工作的热情。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头滚落,就像一颗颗晶莹的珍珠,顺着他那布满皱纹的脸颊滑落,可爷爷的眼神中却透着一种坚毅和专注。
一切准备就绪,豆腐机终于启动了。爷爷拿起勺子,那动作娴熟得如同一位技艺精湛的指挥家。一勺一勺的豆子均匀地落入机器中,那些豆子就像一群迫不及待要冲锋陷阵的小士兵,欢快地在漏斗中旋转、跳跃。不一会儿,机器下方就有淡黄色的液体缓缓流出,那液体如同金色的丝线,慢慢地汇聚在桶里,仿佛在编织着一个关于收获的梦。
时间在这单调却又充满力量的劳作中悄然流逝,不知不觉,三个小时过去了。我感觉自己像一根被过度拉伸的橡皮筋,浑身的力气都被抽干了,疲惫像潮水一般向我涌来,我真的不想再干下去了。就在这时,爷爷那沙哑却又充满力量的声音响起:“干什么事都要有耐心。”这句话如同晨钟暮鼓,在我耳边回荡。
在这次劳动的过程中,我从最初的不情愿,到后来的咬牙坚持,就像一颗稚嫩的种子在坚硬的土壤中努力生长。我深刻地明白了一个道理: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创造,收获的不仅仅是成果,还有那份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满足。这种感觉,如同在黑暗中找到了一盏明灯,在荒芜中寻得了一片绿洲,它是劳动给予我的最珍贵的礼物,也让我在劳动的磨砺中真正地成长起来。
(指导教师、援青教师:丁连兵)
上一篇: 劳动中成长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