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中国儿童文学网 作者:佚名
【注音】bù shí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成语故事】庐山因周武王时期高人匡俗结庐而居而得名,它三面临江,山势十分雄伟,山清水秀,风景奇丽。它临江靠水,山上烟雾缥缈,人们很难看清它的真实面貌。苏轼写《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出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轼《题西林壁》诗
【解释】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用法】作谓语、分句;形容不识事物的本质
【示例】革命家,终会在大风大浪中,辨明方向,分清歧路;怎能够--只见长江滚滚来,不识庐山真面目! 郭小川《万里长江横渡》诗
上一篇: 置之死地而后生
下一篇: 此地无银三百两
不识庐山真面目 六字以上成语
诗词鉴赏
百科知识
诗词赏析
宋词赏析
宋词欣赏
农业百科
诗歌赏析
诗词欣赏
老年百科
会计百科
陆游
杨万里
苏轼
苏东坡
四字成语故事
白居易
字谜
诗词歌赋赏析
金融百科
黄庭坚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