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中国儿童文学网 作者:佚名
【拼音】bù kàng bù bēi 【成语故事】春秋末年齐国宰相晏婴奉命出使楚国,楚王百般刁难他,先是让他从小门进城,然后说他是矮子,用最差的饭菜招待他,最后用两个齐国囚犯来羞辱他,均被他的不卑不亢的态度及高超的外交才能所折服,结果楚王自取其辱。 【出处】圣贤自有中正之道,不亢不卑,不骄不诌,何得如此也! 明·朱之瑜《答小宅生顺书十九首》 【释义】亢:高傲;卑:低、自卑。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为人处事有分寸
【近义词】不骄不躁、不卑不亢
【反义词】骄傲自大
【其它使用】
◎ 有如叶圣陶评弘一书法所言,"从全幅看,好比一位温良谦恭的君子人,不亢不卑,和颜悦色,在那里从容论道。"
◎ 他立即照办,而且带着不亢不卑的微笑。
上一篇: 唇亡齿寒
下一篇: 不足为意
不亢不卑 四字成语故事
诗词鉴赏
百科知识
诗词赏析
宋词赏析
宋词欣赏
农业百科
诗歌赏析
诗词欣赏
老年百科
会计百科
陆游
杨万里
苏轼
苏东坡
四字成语故事
白居易
字谜
诗词歌赋赏析
金融百科
黄庭坚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